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》和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》精神,结合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有关要求,根据黄浦实际,制定本行动计划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,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,坚持严格保护、统筹协调、重点突破、同等保护,促进黄浦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,为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,确立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地位 提供有力支撑。
二 、 工作目标
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使黄浦成为 上海知识产权保护最优之地,提升黄浦城区吸引力、竞争力。力争到2022年,在黄浦基本形成共抓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生态,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,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,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更加多元,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不断提升,打造尊重知识价值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更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选择 黄浦。
三 、主要任务
(一)加大惩戒力度,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效能
1.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。以南京路、淮海中路、豫园三大市级商圈为重点区域,以商品流通和网络传播为重点 环节,组织开展“网剑”“铁拳”“蓝天”“清源”“护苗”“秋风”等专项执法检查 。重点对销售服装鞋帽、日用品的小商品市场、集中交易点,以及福州路、校园周边等 图书报刊、音像制品出版物集聚地加大 整治力度,加强文化出版物市场监管,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。进一步加强对涉外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。加大 企业反映 突出 的侵犯商业秘密、商业标识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整治力度。对重复侵权、恶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。(责任单位:区公安分局、区市场监管局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城管执法局、区商务委、区检察院 )
2.优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。完善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,构筑协同联动的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合力。加强知识产权、市场监管、公安、文化等部门协作,提升及时发现、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,健全联勤联动执法机制,提高执法效能。探索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,研究完善案件移送、委托送达、协助调查、协助执行、信息共享等机制,严厉打击跨地区 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,力争破获 一批涉及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的大要案,推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管局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公安分局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城管执法局、区检察院)
3.加强知识产权信用建设。推广合规性承诺践诺制度,将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侵权信息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黄浦信用子平台,对因侵犯知识产权造成严重失信的主体开展联合惩戒,依法公示知识产权行政处罚、抽查检查结果等涉企信息,实现信息互联共享。(责任单位:区发展改革委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文化旅游局)
(二) 激励创新发展,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能力
4.服务新业态新领域发展。在广慈-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制,提升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,为“海派智谷”智能制造服务生态圈、国家级特种机器人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知识产权保障。优化服务举措,促进电子竞技、文化创意等前沿产业领域发展。(责任单位:区科委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商务委、区知识产权局)
5. 强化“老字号”品牌保护。落实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《黄浦区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行动方案》和区商务委印发的《黄浦区推进品牌创新发展实施意见》等政策,促进“老字号”转型升级,立足品牌发展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进一步加强黄浦品牌建设。重点加大黄浦“老字号” 知识产权线上维权保护力度,推动线上线下 一体化协同治理。对纳入《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》的“老字号”企业商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侵犯“老字号”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。加强“老字号”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,提升品牌跨界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支持“老字号”开展海外品牌保护相关工作。(责任单位:区商务委、区国资委、区市场监管局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人社局、区政府外事办)
(三)完善维权机制,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快速通道
6.优化纠纷调解。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, 发挥各类调解组织作用,提供便捷、经济、高效服务,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 ,强化被告人向权利人合理赔偿等制度适用 , 促进纠纷快速高效化解 。试点开展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委托工作。优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队伍结构,加强对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援助。(责任单位:区司法局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检察院)
7.强化维权指导。 以高端商务楼宇、医学创新产业园区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为重点,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,加强对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维权指导。鼓励企业参加专利保险,降低维权成本,提高维权效益。依托黄浦区版权服务站,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版权登记咨询,为“演艺大世界”等上海文化品牌塑造提供支撑。发挥黄浦律师专业优势,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。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机构联 络等工作,支持企业海外维权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管局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商务委、区科委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司法局、区政府外事办)
8.做好重大活动保障。针对在黄浦举办的各类经济技术贸易展览会、展销会、博览会、交易会、展示会等活动,加大对组织者和参展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监管力度,推行参展合同示范文本,在参展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保护条款。加强“外滩大会”“外滩金融峰会”等国际级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,根据活动实际需要派员进驻现场,提供知识产权咨询、投诉、调解等服务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管局;区知识产权局;区商务委)
(四)强化社会共治,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最优之地
9.深化政企合作。深入推进 区市场监管局(区知识产权局)与美团点评集团 等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,签订《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》。指导督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建立健全侵权纠纷举报投诉机制,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和内部监控,依法履行违法线索报告等责任和义务,推进知识产权线上线下协同治理。借助大数据资源,提升知识产权领域监测预警、风险防范、线索发现能力,提高执法打击精准度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管局;区知识产权局;)
10.引导企业自律。持续推进“ 双真”承诺活动,开展“ 双 真”案例评选,健全商业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长效自律机制,督促“双真”承诺单位 落实主体责任、加强内部管理,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。充分发挥田子坊、淮海路、南京路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的自律作用,引导完善以联盟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保护发现、协调、评估和快速处置机制。在豫园地区和新天地地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设,提高经营者对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为黄浦夜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品质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管局、区知识产权局、区商务委)
四 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。各有关部门(单位)要结合各自职能,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,研究制定具体措施,落实人员经费 保障,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重大问题要及时按照程序向区委、区政府请示报告。
(二)发挥联席会议作用
完善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,进一步落实各成员单位职责,加强部门协作,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、联络沟通等工作协调机制,形成统一管理、结构合理、协调有序、联动发展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。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 办公室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,各成员单位 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。
(三)注重人才培养
加大对知识产权执法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力度,帮助企事业单位培养会管理、懂业务的知识产权人才,以适应知识产权保护 工作需要。为黄浦科研人员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提供必要条件,使其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产权知识,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中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。
(四)强化宣传引导
加大宣传力度,结合疫情防控和黄浦实际,在“3.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、“4.26”世界知识产权日、“12.4”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,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,开展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宣讲和普及教育,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舆论宣传覆盖面。发布《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》和典型案例。将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与普法教育、科普宣传、诚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,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、进单位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网络等活动,推动形成“人人尊重知识产权、人人保护知识产权、人人从知识产权中受益”的生动局面。